* 原始文章地址可能暂时无法访问,仅展示文章的摘要信息

不可不知的图书装帧术语」的摘要信息

很多爱买书的小伙伴对于西式装帧的精装本或特装本(以下简称精装本或特装书)的一些特点和其收藏价值已然烂熟于胸。本文不过是强调一下有关精装本和特装本的一些术语,比如书籍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怎么来保养这些已经处于书籍手工装帧天花板的宝物。本人学识浅薄,难免指鹿为马,甚而“饭店门前摆粥摊”,还望各位方家指正。 在当下中国大陆的图书市场,精装本基本上都是在印刷厂流水线操作,而特装本则是手工制作。它的书芯过去也是来源于用手工纸手工印刷,从纸到书整个过程都在书籍上留下了工匠们的 DNA。所以,一本纯手工制作的书籍是有“生命”的。 现在的特装本其内芯使用手工制作的也很少,基本上是利用已有的平装本或者是精装本,然后再替它人工加装皮制书衣、起脊、刷边等等。当然,也有里里外外都纯粹用手工制作的特装书,数量不会很多。因为其中必然牵涉到手工印刷书籍的全部文字和图案,就像中国的雕版古籍一样。谁能从制作一张白纸开始纯粹用手工精制出一本英文精装本或者中文的排字本、特装本呢? 中国传统古籍倒是不折不扣的用手工制作,但现在也开始用印刷机来印制宣纸书页,然后再手工装订,只能算半手工制作。过去古籍上市可称其为“梨枣新雕”1,现在充其量只能算是徒有其表的线装古籍,和“梨枣”没啥关系。 用雕版刻字,然后用上等宣纸,加持全套传统工艺制作的古籍也有。刻的字不会太多,因为雕版制作太累也费功夫。但有没有人想过抛开用电脑扫描排版,把铅字工艺再捡起来,用铅字或者其他质地的活字来印制一本汉字排版书? 和中国古籍相对应,我们现在购买和收藏的平装本、精装本和特装本,其装帧方式都来源于西方。就是平装精装这种俗称也有斟酌的余地。现在简单聊聊一些关于精装本特装本的术语。 Uncut:毛边本。精装毛边本有些是翻口毛边,有些是三面书口都是毛边。一些外文书尤其是廉价的平装本只是翻口毛边,买家不懂的话就给卖家一个差评,原因就是翻口没切,书品太差,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