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始文章地址可能暂时无法访问,仅展示文章的摘要信息
「消失的“她”」的摘要信息
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互联网的发展瞬息万变。我立于茫茫信息流之间,却难找昔日“网上冲浪”的痕迹。 ——题记 时隔 8 年后再次登陆当当网后台,竟发现页面丝毫未变,也许它和淘宝网页版一样,早已被移动互联网取而代之。难能可贵的是,感谢它的不变,我还能找到最初的订单记录,一窥当时的故事。 订单中的最早记录始于 2008 年的寒假,是本高中数学竞赛的书。这本书已经随着我的搬家消失,而对应的购书缘由,我想了很久。拨开脑中一层层尘封的记忆,终于在今天上午这个明媚的冬日,忆起了那个明眸皓齿的她…… 那个时候我刚上高一,家住在厦门的将军祠,旁边便是厦门最牛逼的高中之一——厦门一中。那里有个不错的小书店,叫科文图书,专门卖一些特定的教辅书、竞赛用书。我在当当网买的这本书,最初便是在这座线下书店购买的。 虽然我中考的分数可以报考厦门一中,但因为没有厦门户口,我实际上读的是厦大附属科技中学。每天的行程便是从将军祠坐旅游大巴去1小时开外的珍珠湾上学。这趟旅程漫长且枯燥,沿途的海景风光旖旎,久了也便失去了新鲜感,直到那一天的到来…… 10 月的某个早晨,等车的我突然发现站台出现了熟悉的科中校服,而且是位姑娘。我好奇地走上前:“你好,你是科技中学的吗?”由此打开了话匣子。经过交谈得知,对方是因为父母工作刚刚转校来此的学生,目前在我校借读。往后的日子里,每天等车时,我都能看到她。那段公交旅途,便不再那么漫长了。有时候,公交车到了目的地,我竟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心里不禁想着,为什么学校不能再远一点? 她很喜欢数学,当时的科技中学还没有竞赛相关的培训,但家边上的厦门一中,每年假期都有数学竞赛培训。我便和她约定好在寒假一起溜进一中旁听。一中使用的辅导书,我在科文书店只买到了一本,但还缺给她准备的一本。由此,我学会了网购和邮局汇款,几经周转买到了这本书。 寒假如期而至,但她却迟迟未到。我已不再记得在一中阶梯教室等她...